2025年04月11日-1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联合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中医药学院共同主办的2025年CACA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肿瘤标志物产业创新大会暨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大会暨整合肿瘤学学术会议在山城重庆隆重召开。会议共3场开幕式、40余场主题论坛如繁星列阵,其中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承办的妇科肿瘤标志物论坛于4月13日在重庆科学会堂圆满落幕。
本次论坛汇聚了我国妇科领域及细胞遗传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学术泰斗们剖玄析微分享真知灼见,青年才俊激扬智慧碰撞思想火花,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本次论坛由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淑娟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王佳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周圣涛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邹冬玲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赵成志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田静教授担任主持嘉宾,众多行业领军人物、权威专家作为报告嘉宾,围绕妇科肿瘤标志物的基础研究、临床检测技术的创新、标志物在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及转化研究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谋妇科肿瘤精准诊疗的未来发展。

论坛开幕式上,大会主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党委委员、院长王佳教授致欢迎辞。王佳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指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是一家年轻有活力、快速发展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然后隆重介绍了各参会专家,并热情欢迎各位同仁莅临参会。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刘淑娟教授致辞,指出基础研究的突破始终是医学进步的基石,基础致力于肿瘤研究机制、分子靶点探索、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开创性的工作,从基因、蛋白、免疫、代谢等微观层面来揭示肿瘤的本质,为临床转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知识,临床则以患者为导向,在精准治疗、手术革新、多学科合作方面,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寻求突破。基础研究的深邃洞察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将释放巨大的价值。

随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周圣涛教授致辞,指出本次论坛主旨是将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进行深入交叉融合,强调了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将产出更多高质量、原创性的成果。

在主题报告环节,各专家倾囊相授、传经送宝,分别分享了各自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鹏远教授分享了T细胞介导的肿瘤微环境免疫耐受机制及其标志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大连医科大学杨庆凯教授阐述了核酸先天免疫感受与肿瘤的相关前沿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水宾教授介绍了肿瘤mRNA翻译异常调控的相关机制。天津医科大学石磊教授聚焦“基因组不稳定性和肿瘤”相关问题,分享了其实验室最新成果,提出基因组不稳定性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核心机制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臧荣余教授分享了卵巢癌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福建省肿瘤医院徐沁教授分享了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一线治疗和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最新进展。






精彩纷呈的报告引起现场热烈的反响,会场上座无虚席,掌声雷动,更是形成了持续讨论的学术涟漪效应。





最后闭幕式上,论坛主席王佳教授再次感谢与会的学者及嘉宾,指出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在早期诊断、治疗方案制订、患者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妇科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不断推动妇科肿瘤领域的不断进步,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本次论坛不仅为学界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更通过基础前沿研究、临床成果讨论,为妇科肿瘤标志物的规范化应用与精准诊疗体系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未来,随着跨学科融合与技术迭代加速,妇科肿瘤诊疗将迈向更早、更准、更个性化的新时代,最终惠及全球女性健康。

撰稿:杨晓巍、程洁、刘刚
核稿:田静、廖洋、胡子牧
审稿: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