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上午,由我院检验科承办的“CTC标志物论坛”在重庆科学会堂成功举办。作为2025年CACA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的重要分论坛之一,本次会议围绕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技术革新与临床应用展开深度探讨,吸引了近200余名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产业界代表参与,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该论坛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崔巍教授、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邱景富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胡志远教授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王维教授共同担任主席。会议开幕式中,崔巍教授作为主持嘉宾,简要回顾了CTC领域发展历程,强调论坛对推动学科交叉与临床实践融合的使命,并系统介绍与会专家及议程亮点。
随后,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邱景富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及我院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专业建设,并强调重医始终以服务国家医学战略为使命,现已成为肿瘤精准医学领域创新高地。CTC研究的核心价值是破局肿瘤诊疗困境的关键,推动临床转化亟需深化跨学科协作,全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为中国抗癌事业贡献重医智慧、彰显重医担当。


在专题报告环节,南方科技大学田瑞军教授以《基于临床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创新标志物发现》为题,分享了蛋白质组学技术驱动的标志物筛选新策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周连群教授则从数字化检验技术角度,解析了CTC检测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张钧教授结合乳腺癌临床实践,系统阐述了CTC在疗效评估及抗凋亡机制研究中的突破;四川大学石虎兵教授进一步探讨了CTC测序技术在肿瘤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下半场会议亮点纷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黄庆教授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案例,揭示了CTC在个体化治疗中的独特价值;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汪付兵教授则聚焦关键技术突破,提出基于CTC的多维度诊疗方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胡志远教授以《CTC2.0时代的临床最新应用》为题,展望了新一代CTC技术的转化潜力;两场专题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青年学者围绕技术发展、临床应用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为CTC领域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CTC技术的创新发展和临床应用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促进了肿瘤标志物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对推动肿瘤精准诊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检验科将持续深化“医-研-产”协同创新机制,推动肿瘤标志物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撰稿:梁奕
核稿:吴茳铃 薛建江 胡子牧
审稿: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