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微状态是反映脑网络时空动态特征的有效工具,其一阶动力学指标在抑郁症患者中表现出异常,但由于研究结果不一致、跨疾病特异性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作为抑郁症精准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我院精神科周东东副主任医师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微状态的高阶时序结构,例如k-mers分析,试图从更精细的时间维度解析抑郁症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响应过程中的脑网络动态变化模式。该研究有望进一步阐明抑郁症的神经机制,推动个体化诊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转化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成功获得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资助,资助经费30万元。此次立项不仅彰显了我院在精神神经领域的科研积淀与创新能力,更是国家对青年科研人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充分肯定与有力支持。

撰稿:梁光艳
核稿:冉柳毅 胡子牧
审稿:王洪亮